教育科研

“构筑理想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简讯-照片(高年级数学组)

创建时间:2024-06-10

简讯:

求联求通,从“深坑”到“富矿”

 

 

——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高数组)教学研讨活动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以领会新课堂标准内涵为目标,以“双减”背景下的课堂变革为抓手,2024年5月11日,我校高年级数学组展开了第3次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鹿西洋老师执教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让学生在尝试计算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陈颖出老师执教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转化策略,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在反思比较中感受转化策略的“变”与“不变”。

一、不同法,却同理

原本一节简单枯燥的计算课,鹿老师上得有趣、耐人寻味,让老师们对计算课有了新的认识:只有把“算理”讲透了,才能使学生触及到数学知识的本质。鹿老师这节课看似简约平实,实则有内涵、有深度。鹿老师借助图形演示计算道理,使学生理解只有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学生自然就明白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但通分后就可以相加。这样匠心独运的设计,既把异分母分数加法的外显算法和内在算理构筑得十分明晰,又巧妙无痕地渗透了数形结合、转化的思想方法。

二、不同源,却同流

陈老师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拼一拼、移一移等活动,建立不规则图形与规则图形之间转化的全过程表象,通过猜测、验证、比较、归纳、反思等活动,体会到转化策略的优点:能够化未知为已知。陈老师设计了多样化的学生活动,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比较面积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摸索、反思和修正,进而明确转化策略。鼓励有序思考、分类思考,并强化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感受到转化策略的“变”与“不变”。

三、求协同,耕和美

协同为和,躬耕为美,数学老师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力求在知识上求联求通过学习内容基于整体视角的深度关联,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之“根”;通过学习过程中基于数学思想的深度关联,学生领悟到数学学习之“魂”;通过应用价值实践探究的深度关联,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之“利”。两位老师在教学中以“深度关联”为抓手,探索教学新样态,让深度学习自然发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IMG_7687

IMG_7688

IMG_7685

IMG_7721(20240515-15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