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我身边的最美

创建时间:2022-11-24

钱振华 科学

白天,忙碌的奔波,充足的课前准备,激情的课堂,为谁准备?是学生;夜晚,疲倦的身体,灯火下的笔尖舞动,内心的牵挂,因谁荡漾?是学生。作为新教师的我,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接触最多的人是谁?是学生。要问我身边的最美在哪里?它存在于我工作的每一天,伴随着我,影响着我的心情,改变着我的想法,刷新着我的观念。它是一群人,名字叫做----学生。

长大是一种很奇妙感觉,童真在消缺,与之替代的年复一年的老到。刚刚步入工作的我,看着小学生们的言谈举止,动作神情,我便好似看到了十多年前的自己,幼稚懵懂,无忧无虑。每当迎面走来一个学生时,我警觉了起来,突然想从他们身上找寻到一些东西。因而,我微微睁大双眼,抿紧嘴唇,眼球跟随着他的步伐而调整着角度,眼神中透露着和善,配合着相对高大的身躯,展露出一派大人的形象,我在干嘛?没错,故作镇定,我的内心犹如一锅滚烫的水,不停的翻腾,制造出层层波纹,我在思索着,在不停的寻找,寻找,期待着下一秒他带给我的反应,“他会举起小手敬礼并跟我打招呼吗?”“他会迅速从我身边擦过而权当没看见吗?”而无论是以上哪种结果,却都会使我得到满足,因为在那一刻,我找到了要找的东西,原来我一直在拼凑着儿时的影子,见到陌生的老师该打招呼吗?这种感觉,唯独他们才能给予。

平时里校园中的声音是有层次的,上课的四十分钟,不论有课抑或没课,可能是每个老师最惬意的时光,而下课的十分钟,便成为了他们的噩梦。铃声刚打,不出几秒,每个教室、走廊、厕所一下就燃了,学生的追逐打闹、嬉笑怒骂声充斥着大家的耳朵。然而我却十分享受这短暂的十分钟,每当路过班级门口,我都不禁朝里面探探身子,望一望,经常可以看见学生三两抱团,在桌边大声争辩,配合着夸张的挥手抑或跺脚的动作,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有理是在于声高的。而我看到这一幕时,时不时会张开口大声呵斥:“声音小一点”。其实我很清楚在这个时间点说出这句话是丝毫不起作用的,对于学生来说,剥夺他们下课玩耍的时间,可能是他们一天中最痛苦的事了吧。

在放学的时间段,与学生闲聊上几句,成为了一天中最能够让我感到舒畅的一件事。他们迈着轻快的步伐,形成一条整齐的长龙,秩序井然的走下了楼梯,穿过了长廊,来到了门口,依次向老师们打着招呼,离开了校园。这样便使原本堆叠在一起的家长面孔渐渐变的清晰起来,紧凑的校园生活在学生们蹦跳着远去的身影中落下了帷幕。当然,常常有各别学生的家长还未抵达,学生只好睁大焦急的双眼,仔细的搜寻着远方。此时我便常常和他们开起了玩笑:“xxx还没走啊?谁来接你呢?”她回答道:“妈妈来接。”我说道:“你妈妈肯定不要你了,跟我回家吧!”她顿时露出憨厚的笑容,昂起头,噘着嘴回击道:“不要!妈妈肯定会来的。”我听罢,幸福的笑了。

学生的世界从来都是敞亮着的,如同他们的眼眸时刻都透着光芒,我能从中看到希望的讯号。工作时,他们时刻萦绕在我的周围,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这难道不是我身边的最美吗?

人都是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的,好比喜欢熟人而不喜欢陌生人,喜欢秩序而不喜欢杂乱无序,喜欢具有共同爱好的人,而因此与之结下深厚友谊乃至爱情。可能我的内心发展尚不成熟,还认为自己是个孩子,向往曾经小学时代无拘无束的日子,感慨天真无邪与自己越来越远。而每当看见学生时,这种情感瞬间就被点燃,我想去呵护你关爱他们。而对于教师来说,这份呵护与关爱便具有了更多层次的内涵,和蔼的问候与严厉的批评都是爱的体现。

漫步在金秋的校园中,伴随着校园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找寻着属于我身边的最美,我想,我已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