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书心得

创建时间:2022-11-17

祁芸 语文

这是一本自传体的作品,作者是一位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兄妹七人与父母生活在废品收集站中,靠着父亲回收废品与母亲做无证助产士,勉强度日,然而,本书想讲述的并不是贫困心酸的本身,而是由此引发的种种想象。

贫困的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导致的无知与愚昧,以及人格的扭曲、心理的病态、情绪的偏执,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将此刻画得淋漓尽致、震撼人心。她的家庭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父亲对教育的蔑视、对宗教的狂热、对科学的不屑一顾,甚至,对家庭人伦与爱的忽视,深深的影响着儿女们。

然后,正如作者在本书中最后说到我的家人从中间一分两三个离开了大山,四个留了下来。三个获得博士学位,四个没有高中文凭。裂痕已经出现,而且越来越深

同样的生活与教育环境,兄妹几人却兵分两路,走向了不同的世界,一波走出大山、迎来新世界、新观念和新生活,一波却固守深山和废料场,传承父亲扭曲的三观,当然,也有金钱,日子虽然富裕了,但认知依然在中世纪的水平,世界还是这个世界,但兄妹七人却活在了不同的天空下,导致这一切的,就教育。

作者十七岁前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在偶然的机遇下,奇迹般的考取了大学,由此一发不可收拾,拿到了剑桥和哈佛的高学历,她的认知世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我称此觉醒,她回头看看曾今的环境,原来不仅仅是废料场的破铜烂铁,而是思维观念上的贫瘠荒芜,她甚至尝试在亲情的护佑下,重返这个令她又爱又恨的家,却不曾想到,这个家庭已经不再接受她以及她的三观。她努力的爬上了山峰,向谷底的家人们招手呼唤,得到的却是斥责与抵触,她因为自己的认知提高,成为了与原生家庭格格不入的异类。

在此,我不想探知识改变命原生家庭的影、甚至她父双相情感障的心理问题,本书对我而言,最让我觉得震撼的是:童年的恩仇可以缝合、金钱的裂痕可以缝合、情感的伤害可以缝合,但是,三观的分崩离析想要缝合,难于上青天。

作者父亲笃信中世纪的宗教观念,他不接受现在教育的路径、不接受现在医学的方法、不接受儿女有自己的自由意志,甚至他觉得二战是犹太人的阴谋,因为贪婪甚至将他们自己送往了毒气……

其实,每个人之间,都会有观点之争,通常来即可求同,也允许存,然而,这个父亲以及他领导的妻儿们,却不允许有质疑与不同意见,我们一干读者与作者一样,会觉得这个家庭愚昧无知、不可理喻,但是,在他们看来,我们是丧心病狂、离经叛道,这种矛盾,已经没有调和的弹性,以至于本书最后,作者与这个他即恐惧又缅怀的家庭,分道扬镳、再无交集。

我们常挂嘴边三观不,在我看来,要完全吻合,也是一种奢望,因为一个人所处的不同年龄,自己都会有所蜕变,更何况不同经历、不同认知、不同环境的两个人。在取得大体上没有剧烈冲的前提下,恋人之间、父母之间、儿女之间,其实最重要的在于相互宽厚的接纳,以及允求同存的胸怀。今时今日,我们人类对于我们生存的宇宙依然知之甚少,我们一直都徘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将去到何的永恒哲学命题当……

我想,我们应该胸怀一颗谦恭宽厚之心,面对这个世界,也面对我们身边所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