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心得

创建时间:2022-11-10

鹿西洋 数学

近来利用暑假一个人的闲暇时间,再次品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每次合上书,内心总是生出无比的柔软和感动。记得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来读时,内心也是经常非常温暖和触动的,经常读着读着就不知不觉的流下感动的泪水,感动之余就会想:作者当时内心是有多么温柔情怀和有多少无限的爱,才能写出那么细腻的文字呢!现在再读,感受更多的是对这位智慧母亲的敬佩和身同感受!如同坐在时光机,和作者一同经历着她的一切,心里的感觉非常奇妙。或许看书时的人生阶段不一样,可以直接影响当下的感受吧,这本书是龙应台写人生三:《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其中的一部,也是最让我感动的一部。龙应台是现代作家,曾担任台湾文化部部长34岁才第一次做母亲,

龙应台自称:从此开始人生,且至今未毕业。

看完她这几本书,觉得她写这几本书时,连笔都是温柔纤细,深情动人的。特别是《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写15年前,书中描写诸多生活中的让人动容的细节,太多纯真、喜悦的场景,反映出作者细腻的情感,读起来温馨有味,情意盎然。文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没有峰回路转的曲,但有无数的忍俊不禁,我无数次嘴角禁不住的一次次上扬,内心深处更是一次又一次的变得无比的柔软。这是读其他教育类书籍绝对没有的。建议已为人师的,想更好的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的父母们,有兴趣的一定要读一读,非常值得一读呢!

孩子慢慢长大,所有家长都会面临一个不可避免的难题,该怎样教育孩子,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龙应台的教育智慧,用一颗包容及忍耐的心呵护孩子的成--孩子,你可以慢慢来;用自己的方式来感受和认知这个世界,父母不多加以干预。而当今的社会充满着浮躁的气息,自然也波及到父母教育孩子的这个领域;我们都看过很多心灵鸡汤,我们也知道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这样或者那样的无奈时要保持冷静和忍耐,但是,当孩子真正面对困境时,需要孩子慢慢来时,家长就变得不再平静,妄图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处事方式去处理,因为家长面临着一个潜在的敌---其他家的孩子,试想一下,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是否也出现过其他家的孩子,这个孩子多么令人讨厌,他比我们强,比我们优秀,比我们更让家长骄傲;所以,家长们坐不住了,开始干预孩子的生活,让孩子承载着他们的期许,想让他们做到家长做不到的事情,例如:有些家长没上过大学或者研究生,他们就把这种上大学或研究生的期望转移到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完成他们的梦想;家长们似乎忘记了,谁是孩子命运的主导,谁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家长们做不到毫无怨言地等待,而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教师,能不能做到毫无怨言地等待呢?可能绝大多数老师是做不到的,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总是急不可待想将答案告诉学生,而不想留给学生多一点的思考时间,因为总感觉学生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不了;当学生的成绩很差,想着怎样靠着自己的努力提升成绩时,老师早已宣判了这个学生的死-----这个学生成绩不会有多大改变了。所以,老师们早已不再等待和包容。在课堂上,老师们最愿意做的就是将知识点全部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认为这样做才是对学生的成绩负责,所以,根本也不愿意倾听来自学生的心声,他们习惯了那种高高在上、绝对权威、不容置疑的感觉;难道这就是教育的真谛吗?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就是要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教师的责任不是进好的教,而是要将学习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宰,这也是教育一直倡导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让老师与学生一起成长,默默等待学生慢慢地来。叔本华曾告诉过:独立思考比读书更重要当我在感受龙老师深情文字之时,我想到了我孩子,作为一位教师,何尝不是同样的责任!因为青涩的缘故,我总是在不停地在质问自:你今天教会了孩子什?他们学会了些什么?教育,在任何时代,我想它的规格都是固定的。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时常我们都会说到两个:上语文课时,给你们五分钟,快点把这篇文章通读;上数学课时,给你们三分钟,快点把黑板上题目做完;英语课时,给你们两分钟,快点把这几句对话记下我们总是在不停地催促,却从未蹲下身来思考过,或许是我们走得太快了。性子急也实是我的一大弱点,也许也是因为年少气盛的缘故,但我想这也并不能成为我漠视孩子们个性的理由,因为教育,他不允许我。龙应台老师她用她的文字与行动告诉:一个孩子能够出生是一种奇迹,能够健健康康地出生更是一种奇迹,而能够在生命的旅途中与我相遇甚至相伴几年则是更大的奇迹。而

我,能够陪伴一群最纯真的孩子成长,这是不是一种小幸运呢!

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如果我们都不曾蹲下来,又怎会知道蚂蚁不会歌唱?孩子,请原谅我的自私与着急,曾几何时妈妈总是在身旁拉着我的小手,慢慢走,累了就停下来陪我,孩子们,

这次换我等你,我们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