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如何对待班中的问题生

创建时间:2022-10-20

刘燕萍 语文

这学期,班上又转来一位学生,从原来的50个学生变成51个学生,每个学生都各有特色,而问题生的问题也是令人头疼,到底该如何对待这些问题生,我从《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一书中,找到了一些方法。

一位真正优秀的老师,直接用在问题生教育上的时间反而应该更少,而每天和问题生对着干的老师,几乎可以肯定是专业水平比较低的,精力倒挂的。问题生只是教师工作对象的一小部分,对问题生教育绝不是越重视越好,教师也不该被问题生牵着鼻子走,花费过多的精力。

具体到一个问题生,真想解决他的问题,或者起码把他稳住,最重要的事情是诊断、分析,看他到底问题在哪里,这是个什么类型的问题生,属于什么程度,要教育他应该从哪儿切入,总之应该多研究多思考,少说多做。

在思维方式方面,我们是在一个网里面做事,而不是在一条线上做事。人有线性思维的天生弱点,因为这样省脑筋。几乎所有的教育失败的案例,都包含了家长和教师的线性思维。比如,你犯错——我给你讲道理——你认错了——于是你就应该改了。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线性思维。一旦孩子不改,或者重犯,家长和教师就大呼“不可思议”。其实,世界上根本没有这么简单的事情。一个人犯错也好,改错也好,都是网上的一个点,这个网上有很多变量,互相影响,非常复杂。明白了这一点,家长和教师在教育问题生的时候,就会考虑更多的变量,慎重行事,而且他的期望值就会比较实事求是了。

总体来说,行为习惯型问题生的特点是“赖”,厌学型问题生的特点是“怠”,心理型问题生的特点是“怪”,品德型问题生的特点是“坏”,“好学生”型问题生的特点是“骇”。

教育行为习惯型问题生时,教师应该像个耐心的长辈;教育厌学型问题生时,教师应该像个科研人员、学习问题专家;教育心理型问题生时,教师应该像个心理医生;教育品德型问题生时,教师应该像个足智多谋的战士;教育“好学生”型问题生时,教师应该像个高明的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