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课题引路 主题推进 合作教研 成果分享
我们西塘实验小学申报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以“每日一书”促进师生成长的实践研究》(以下简称为“每日一书”)自被批准立项以来,在市教科室领导的亲自指导下,扎扎实实地开展了研究工作,虽然只有一年的时间,但也收获了一些心得,现择取一、二予以总结。
课题研究承担着服务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使命。我们从西塘百年的发展历史中梳理、抽象出学校的文化基因:翰墨润灵,书香养慧。为了彰显这一文化特色,我们开始了“每日一书”的研究。该课题之所以能被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立项,我的体会有五点:一是课题研究要体现学校的特色文化,为学校的内涵发展服务;二是课题研究要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新教育实验的“营造书香校园”项目的实施和书法特色学校的创建为我校开展这个课题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三是要具体可操作,是基于问题的行动研究(“每日一书”中的读书、写字、写作等都是具体可操作的);四是要有“高人指点”(申报该课题时,扬州市名校长刘俭国、市教科室副主任张敏华、特级老师高子阳等多次受邀来我校予以具体的指导),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蔡守龙指导我们将课题名称更改为《“每日一书”特色课程建构与实施的研究》(因课题名称不能随意更改,所以我们保留着原来的课题名);五是课题名称要抓人眼球(“每日一书”这个关键词就十分新颖,此前我校申报的《“以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虽然自己觉得方案撰写得不错,但毕竟“校本培训”这个名称都被人“嚼烂”了,最终连苏州教科院的“十二五”立项课题都没有入选)。
要说这两年教育的流行语排行榜,“核心素养”一定榜上有名。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课程建设来支持和实现。我们西塘实小与时俱进,在“情、思、毅、美、能”五维培养目标的构建框架内,开始了读写课程、思维课程、体育健康课程、艺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的专题探索之路,以“课题引路、主题推进、合作教研、成果分享”的模式有序前行。
在“每日一书”课题的引领下,我校每个学科组都确立了研究主题,提出了“读写语文”、“好玩数学”、“学用英语”、“悦创艺术”、“思维科学”、“足球体育”、“互动新媒体”等学科主题,每个学科组整个学期的教科研活动就围绕该主题开展系列化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如低年级语文组围绕“写字教学有效性”这一研究主题,在组织老师学习课题方案,明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的基础上,2016年4月13日,课题组成员举行了一次集体沙龙,每位老师都确定了自己的研究主题,其范围覆盖了写字问题的各个方面,具体有:
1. 黄 静、王小红:写字教学中激励语运用的实践与改进
2. 陈凤莲: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学生互评”的实践研究
3. 张 蕾、阮文岚:低年级学生写字姿势的影响因素及有效引导策略
4. 吴 玥:低年级学生写字“倒笔顺”的成因和纠正
5. 张星晨:田字格在低年级学生写字教学中的运用改进
6. 朱苏婷: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手段的运用和改进
7. 徐月兰、郁 芸、蔡思思:低年级学生写字“重描”现象的成因与纠正(包括写字力度的调查和指导运用、“写字出锋”的指导实践研究)
8. 徐丽莉、盛玉莲、曹洁:低年级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包括“读帖”教学实践和研究、保持整洁习惯的教学实践改进、“提笔即练字”习惯的实践与改进)
9. 季 洁、赵丽娜: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写字量和时间的安排探讨(包括写字速度的教学实践改进)
10.朱琳颖:写字教学中写字故事和写字歌谣的创编和运用
……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老师们都围绕自己的选题开展实践研究,力争有自己的独创性的成果。5月4日,课题组再次开展研讨活动,邀请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委、“凤凰母语”教科院沈高明主任以及江苏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有林先生光临指导。5月25日,课题组再次举行沙龙式的交流活动,课题组成员人人汇报交流研究心得,与会成员即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大家对汇报内容再度修改。6月2日,学校承办了江苏省小语会组织举行的低年级写字教学主题观摩研讨活动,除了观摩了我校青年教师执教的写字课之外,还现场展示了以写字教学为主题的教学沙龙研讨活动,我校十几位低年级语文老师简要汇报了自己在写字教学某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就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向专家求教。“如何指导学生读帖”、“如何运用田字格指导学生写字”、“如何提高学生的写字
速度”……沈高明、刘有林两位专家对老师们的研究成果一一予以肯定,并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指点,令大家受益匪浅。
像2015年下半年的“读写语文”主题研究(共进行了8次系列研讨)、2016上半年的“悦创艺术”主题研讨(共进行了6次系列研讨)、“足球体育”(已连续第三个学期开展研究)等,都是这种以“课题引路、主题推进、合作教研、成果分享”的模式进行的。每次系列研讨,我们都要将整个研究过程与成果编撰成集,作为研究的资料予以保存。
除了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研究外,学校教科室、教务处和教技室之间也进行资源优化整合,每学期,上述三个职能科室都联合举行“和美杯”电子白板与学科整合暨课题研究实验课评优活动,活动结束举行隆重的表彰仪式,由学校领导分学科对评优课及评课稿进行点评,获奖教师发表获奖感言。这样“三教”合一,既提高了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和课堂教学的效益,又充分展示了青年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可谓一举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