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学棋》第一课时授后反思

创建时间:2017-06-10

 

《学棋》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内容较浅显易懂,主要讲了有两个学生向一位远近闻名的下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后来成了出色的棋手;另一个听着听着就走了神儿,棋艺一直没有多大长进。以此让学生悟出做事应该专心致志的道理。本课为第一课时,在教学时,我主要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棋、围、能、专、致、弓”6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下面我就这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授后体会。

一、写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生字时,我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着眼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写字方法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如在教学课题中“棋”这个生字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棋”这个字,说说它的书写注意点,从中归纳写大部分左右结构的字时需要注意“有谦让,有穿插,左右靠紧不分家”。这一书写注意点也贯穿在“能”、“致”这两个字的教学中。范写后,我告诉学生这种观察字的笔画、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是读帖的方法,想要写好字,就先要读好帖。在教学“专”和“弓”这两个字时,我主要抓住独体字要写好主笔来教。同时,在学习“弓”这个象形字时,我也充分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借助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在学习“致”时,通过前面“棋”和“能”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的铺垫,我由扶到放,让学生来当小老师,学生教,学生写,学生评,最后再范写。这一过程充分锻炼了学生自主识字能力,较好地将写字方法的学习内化,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写字兴趣。

在注重指导学生写字方法的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字的鉴赏能力。如在学生写“棋”字时,我与学生共同评议,然后再让学生写一写,评一评。在这一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他人的字,从中发现这些字的优点和不足,这样既强化了学生对写字要点的记忆,又帮助学生改进不足之处,从效果来看,这样有针对性的评议可以改进学生的书写。

二、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篇幅不长,字音相对简单,把课文读正确难度不大。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如指名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教师引读等方法,帮助学生熟悉文本,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同时,我也注意对文中长句子的停顿指导,帮助学生读好长句子。如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先指人读句子,强调长句子的停顿;再让学生齐读,抓住三个动词“看、听、问”理解学生学棋的专心致志;最后再齐读句子,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强化巩固。在学生自由读课文时,我也渗透了阅读方法的指导。两次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我都有明确的学习要求,让学生懂得阅读中注重“读、想、圈”。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要求去读课文,有助于学生边读边思考,也加深了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三、内容梳理

这篇课文一共分为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道理简单易懂。在教学时,我先以“这篇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来引入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接着,我以“秋是个什么样的人”导入第一自然段,再由果溯因,先让学生在第三自然段中找找“两个学生学棋结果如何”,以此引出课文重点段第二自然段,让学生思考“他们是怎样学棋的”。

教学中,我抓住关键词“能手”、“专心致志”、“走了神儿”、“出色的棋手”、“没多大长进”来串联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我也结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了“能手”、“专心致志”等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最后借助板书总结深化课文内容。

当然,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写字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来交流“怎样写”,而没有注意引导学生交流“怎样记”。其实在记忆生字时还可以设计一些小口诀、小游戏等等,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使写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整堂课中,我的评价语不够多元化,还要更有针对性,以后会继续改进。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再接再厉,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在课堂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教学更为有效。

点评:

既有课题组研究课题方面的反思(如写字教学),又有体现语文学科教学特点方面的反思(如朗读指导),还有对教学方法的一些思考,最后指出存在的问题也是围绕研究课题来写,篇幅虽不长,但覆盖面还是比较广的。

随文识写这一方法的采用,有效提高了写字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