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媒体的灵活运用——吴玥老师《学棋》评课稿

创建时间:2017-05-29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研究开拓了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其中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语文教学,更是将语文教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领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由于这是一节电子白板课,从吴玥老师执教的《学棋》这节课来看,在媒体运用这一方面体现了以下几点。

首先,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熟练地使用了聚光灯、隐藏与拖拉等白板所具备的特殊功能,并且这些操作都是直接在白板上完成的,这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新奇感,不仅提高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度,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得整堂课的学习氛围很好,教学效果也不错。比如指名交流知道的棋类有哪些之后,吴老师利用多媒体依次出示不同棋类的图片(象棋、跳棋、五子棋……)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出示的形象生动的图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信息,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丰富学生的表象,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吴老师起到了很好的主导作用,交流完棋类后随即教学“围”字,整个过程紧扣识字写字教学的要求,任务明确,安排合理。

其次,注意网络媒体、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吴老师在教学“专”这个字的时候,先是指名交流哪个笔画需要注意,当学生说到“竖折折”这个笔画的时候,吴老师立即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标红“竖折折”这个笔画,起到了白板中聚光灯的作用,让同学们一目了然。这个功能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竖折折这个笔画上,也能更有效地记住这个需要注意的关键笔画——竖折折。

最后,优化评改过程,展示点评的创新魅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们写的字进行投影点评,让评价不再是教师的个人“专利”或主要任务,将评价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通过投影点评,指名根据刚刚小结的注意点对这个字进行评价,说一说这个字哪里写的好哪里需要改进,点评之后再描一个、写一个。学生的修改过程,是一种诊断评价的过程,也是获得反馈信息、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学生在评价自己及他人写的字的过程中,视野开阔了,诊断评价信息的能力增强了,写字的质量和水平也会自然而然地有所提高。而且投影这一媒体的运用,改变了以往教师单一评改的方式,为学生识字写字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学生获得交流共享的愉悦,让学生充分地享受评改过程中带来的乐趣,也体验到了沟通的快乐。

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优势实施教学,这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充分解放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个好方法,更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故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媒体运用必不可少。

但在听课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吴老师在运用电子白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电子白板的使用方式比较单调,很少用到白板中的某些特殊功能,而且在运用过程中不够熟练,比较生疏,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将白板这一媒体研究透,充分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来。

校长点评:

从媒体的使用的视角,开展评课,谈的内容全面,也比较具体。

这个内容不太好讲,主要是有没有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