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小党建
要做“摸爬滚打”式的干部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通过党的干部直接作用于民,有什么样的干部决定我们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位置。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党面对国际国内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也就是对党的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我们只有努力成为“摸”、“爬”、“滚”、“打”式的干部才能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时有“底气”。
党的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摸”清情况,了解基层的难点、热点问题。怀着一颗真心,带上一份真情,真正深入基层,真正走下高楼,走出大院,到基层、到群众中去,全面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古人说“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只有把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最盼望的是什么,最苦恼的是什么,最需要帮助和解决的是什么作为深入基层所要了解的问题,才能真正把群众的意愿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信号”,制定出即切合实际,又符合群众利益的方针政策。
党的干部要放下“官架子”,“爬”下身子切实体现人民公仆的精神。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要摆正位置,放下架子,明确自己的身份,牢固树立“基层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克服“人未动,电话先行;坐小车转,隔玻璃看;听汇报,不听群众唠”的官僚主义架子。群众才能当你是贴心人,才能在你面前说真心话,才能将问题、矛盾解决在基层,才能充分展示党的执政能力,牢固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尤其是在深入基层时,我们要用心去听,尽力去记,把基层的呼声、问题和经验认真地记录下来。能答复的,及时给予答复;暂不能解决的,要带回去讨论研究,让基层意见、建议、要求,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党的干部要摒弃“混日子”的思想,让“庸懒散冷”“滚”出党员干部队伍中。“庸”的危害,在于辜负党和人民期望,错失发展机遇。“懒”的危害,在于尸位素餐,不思进取。“散”的危害,在于分散了时间、精力、资源,误了党的事业,毁了一方发展。“冷”的危害,在于伤害群众感情,败坏党风政风。党的干部队伍必须要克服“庸懒散冷”,要在落实制度上“下功夫”,建立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管理和监督,落实问责制度,根除弊端;要在党员干部的思想上“下功夫”,积极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思想指导行动。
党的干部要开创性开展工作,“打”开眼界和思路,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不平凡的事情。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四个“新”字的提出,顿时让我们感觉到不能在以往的经验上“沾沾自喜”了。党员干部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这是推动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打开工作的新局面;党员干部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才能应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挑战,才能应对工作中的新考验,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