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科学课题组理论学习参考材料
小学科学实验方案设计的教学研究
理论摘录1:
《科学》教材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实验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验证结论”的层面,要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策划实验计划、论证、整理数据(获取证据)、分析和解释”等多方面的能力。相对以往的自然、常识老师而言,那些都是比较陌生的话题,致使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就拿“策划实验计划”这点来说,教师在认识上总是给予轻视,把实验策划简单地等同于规范的给予。教学中罗列出材料、注意点、变量,然后强调这个条件要注意,那个条件不能忽视。有的教师虽然在思想上也认识到“策划实验”的重要意义,但在教学中很难调动参与面,制定实验计划成了几个好学生的专利品。
这是目前“策划实验”阶段表现出来比较普遍的两类现象,这样的教学思路是不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新课程指出科学教学过程要符合科学本质的特点,即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论证精神、质疑精神,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像第一种教学,完全否定了“策划实验”中蕴涵的重要价值。像第二种教学,训练的只是少数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的只是少数学生的质疑精神,这和新课程提倡的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是不吻合的。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理论摘录2: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教育正面临着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如何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性发展并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那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教师用一支粉笔、一本书对学生进行机械地、单一地传授知识的方式,显然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了。笔者认为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创建既有利于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有利于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现行我国已全面推行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注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小学《科学》学科充分体现这一改革思想。学科教育从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重视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的教学方法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的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上。这标志着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理论摘录3:
教师指导儿童自己进行观察和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知识能力,千万不要把科学课上成是语文课。“在指导儿童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着力培养、训练、发展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栽培、饲养、制作等技能。”我校去年下期科学课教学研究小组就按科学新课改标准,新的教学观念。在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立足于辨证唯物主义认识的基础上,拟定了“观察、猜想、实验、结论”的观察,科学实验课四步探究法。简称为“看、想、做、说”四字探究法。
“四字探究法”实验方案总的设想是:“四个一”。所谓的四个一是:一个核心:知识、能力、兴趣三位一体。一个目的,使教师“会教”和“教会”,学生“会学”和“学会”,学生真正获得基本的科学的自然知识,学会研究自然的方法,发展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一个原则:科学课必须把大自然作为第一课堂。
坚持观察和实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习自然课的持久兴趣。
——《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理论摘录4:
曾经在一次评估检查中,有位领导要求我把每学期的实验计划上墙,并标注出实验进度,以加强实验的管理。我按照要求一做才发现,这其实就是加强督促,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忽视实验教学。这一规定确实有合理的地方,也是规范实验室管理的一个有效措施。问题是当时在我们学校的实验室里,一共只有我一个科学专职教师,这些东西贴出来给谁看呢?真的需要通过做这样的一些工作来督促我自己吗?
还有一次,我们学校的实验室工作因为获得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被推荐为江苏省先进实验室。在接受检查过程中,一位专家老师要求我从严规范实验室记录,并给了我一些中学实验室的学生分组记录表,用来替代平时由教师自己完成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记录。我坚持了两年多,就迎来了小学科学课改。这时候科学书后面都有了活动记录(大致相当于中学的实验报告),这样一来,就再也没有时间去专门组织学生填写中学式的实验记录了。
上面这两件事情,我都是抱着热情去做的,曾经付出过,实践过。因此即使在无奈的放弃后,我仍然觉得骨鲠在喉,想要说一说对小学科学实验计划和实验记录的看法。专家从规范管理的角度提出的要求,很明显的就是照搬中学实验室的做法。但是中小学实验室开展工作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小学科学实验室大多都是科学教师兼任实验员,实际上就是“管用一体”的情况。这一点显然不同于中学的任课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用分开”的体系。
——科学(3~6年级)新课程标准
理论摘录5:
制实验计划对于全面了解一个学期的实验情况、有计划地开展实验教学是有很大作用的。实验记录能够真实地反应实验开展情况,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认为作为有责任心的小学科学教师,必须承担起这些工作,保证实验教学正常、有效地开展。根据我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觉得小学科学实验计划主要是给任课教师看的(大多数情况下就是编写者自己),目的是方便教师进行实验准备,因此不但用不着上墙公布,甚至完全可以加以改进,使它成为备课本里的一个首页,更好地发挥促进作用。
在2007年的时候,我就开始尝试把实验计划和实验记录结合起来,编制了一份新的《实验计划及记录表》。因为属于尝试性的东西,一直不敢公诸于众,只是发一些给熟悉的科学教师,请他们试用一下,并提意见。在5年多的实践中,我周围的科学教师都感觉我设计的这份表格不仅有利于期初的统筹安排,而且有利于期中的有效记录。
——科学(3-6年级)新课程标准